惧怕敬畏胆怯
关于惧怕、敬畏与胆怯的思考
读圣经,有点光照感悟,故此记录下来,便于鉴别,免得闲散误工。
一直有断续思考关于“害怕、恐惧、惧怕、胆小、不勇敢”……
有很多时候,发现自己是胆小的,也会害怕的。
害怕或胆小,很多时候也是生物本能,其实也在保护我们。比如遇到危险或可怕的事物,下意识会怕,会避开,从而保了自己安全。
但很多时候,遇到事或人,胆小不刚强,错过很多,或助长了恶的发展。惧怕这个存在,是人都共有的,它也是人情感的众多表现之一。
害怕一词的圣经来源
“害怕”这个词第一次出现,是人吃了善恶知识树果子后,神呼叫人,人听见神的声音而害怕。
- 原文是 ירא 的第一人称叙述式,是个状态动词。
- 这个词在旧约其他经节中,翻译为:
- 敬畏(多用于“敬畏神”)
- 惧怕(多用于“不要惧怕”)
- 孝敬(如申命记 5:16,指对父母)
人吃了善恶知识树,罪就进来了。神也说吃的日子必定死,天也起了凉风(原文是 רוח,意为气息、风、灵),说明物界也出现了异动。
人脱离了神的保护,那恶者在人身上有了地位,因为死出来了。由此可见,“害怕”(作为状态动词),“惧怕”是罪在人里面情感上的表现。
罪进来,死也来了,人为了保全自己,从而产生害怕、惧怕。
随着接触更多非神的事物,人也会惧怕,因为人知道最终的结局。
敬畏与孝敬的区别
面对神,是敬畏:
- 敬是人认识自己的地位,谦卑自己,不可高抬自己,认识自己是有罪的,是必死的。
- 畏是人面对神(祂是审判者)时,罪在人里面的反应。好比黑暗遇见光,是会被驱散的。
父母是神的代表,所以用“孝敬”,带有孝心和尊敬。
我们信神的:
- 面对神,要敬畏;
- 面对父母,要孝敬;
- 面对非神的,不要惧怕。
新约中的胆怯
提到“惧怕、敬畏”,也要提及新约中的“胆怯”。
胆怯的(启 21:8),还有三处(太 8:26, 可 4:40),原文是 δειλός,是形容词。
这些经文都与信心有关。
-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。
- 人听了主的道,遇到环境,若退缩了,表现为胆怯,其实是里面对主的否定。
因此,胆怯,在主赐给我们的信上,是一种拦阻,是羞耻的。
总结
“惧怕”、“敬畏”、“胆怯”是不同的。
愿我们谨记,不要混乱:
- 当不惧怕时,要刚强壮胆;
- 当敬畏时,应时时刻刻敬畏神;
- 全地除了神,我不当有惧怕;
- 面对主的信心之话,我们不要胆怯,万万不可。
因为这罪,在启示录中特别并列于其它罪之中。
文章出自Amoz的创作。
评论
